编者按: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宜兴法院以规范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勇于探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之路,深入扎实推进人民陪审员规范参审、均衡参审、实质参审。
宜兴法院现有人民陪审员290名。2020年10月,该院被省法院确定为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根据省法院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宜兴法院专门制定《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聚焦试点任务、推进机制建设、规则指引和智能管理,切实促进人民陪审员工作规范化、实质化、均衡化。2021年全年,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该院各类案件2441件,参审率达到98.95%。
以“机制+培训’促进参审规范化
人民陪审工作的核心在于人民陪审员本身。宜兴法院紧紧抓住人民陪审员权利和义务这一关键点,鼓励人民陪审员陪审意愿,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提升人民陪审员陪审能力,起到了良好效果。
法院专门制作了《人民陪审员权利义务告知书》,明确人民陪审员享有的参加审判活动、独立发表意见、获得履职保障等各项权利,人民陪审员应当忠实履行审判职责,保守审判秘密,注重司法礼仪等各项义务。同时,明确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减少人民陪审员参审顾虑。根据人民陪审员实有人数及参审情况,该院及时完善人民陪审员动态选任机制,于2019年、2021年会同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开展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新选任人民陪审员245名,充实人民陪审员队伍。对于因工作或身体等原因无法正常参审、书面申请辞去人民陪审员职务的人民陪审员,会同市司法局查证属实,由院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免除人民陪审员职务。2020年以来,已分四次免除人民陪审员16人。
为了进一步夯实陪审工作理论基础,法院特别邀请省高院专家来院开设“人民陪审员法解读与审判工作实务”专题讲座,组织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到场参加学习,让审判一线人员深入理解人民陪审员法及配套规定。同时组织人民陪审员开展学习培训,邀请各领域专家分别从政治理论、党史知识、陪审员法解读、类案审判思路、廉洁纪律教育等方面进行授课。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庭审观摩及交流活动,加强人民陪审员与审判团队之间的互动,并为人民陪审员购置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民陪审员庭审实务指南》等学习资料,鼓励他们开展自主学习。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人民陪审员的履职能力明显增强,陪审程序更加规范。
以“指引+探索”促进参审实质化
如何让人民陪审员真正参与到审判中去,发挥出人民陪审的强大力量,推进案件的调解,保障案件的审判,宜兴法院以全方位指引为抓手,探索出一条提升人民陪审员参审实效的新路径。
法院将程序指引与实体指引相结合,制定七类案件《陪审裁判规则指南》,针对不同类型案件特点,提炼陪审要素,归纳整理基础法律规定、事实认定、证据认证方法以及陪审注意事项等,为人民陪审员参审提供指引和便利。制定《人民陪审员参审流程图》,从被随机抽取参审开始,到庭前准备、庭审调查、庭后评议,让人民陪审员对自己在参审过程中各节点需要做什么有更为宏观清晰的了解。
在提升人民陪审员履职能力的同时,加强法官指引能力的培养。制定《人民陪审员参审法官指引规程》,明确审判长、承办法官、书记员在案件审理各个阶段对人民陪审员的提示内容,在不妨碍对案件独立判断的前提下给予有效指引。2021年10月,宜兴法院由“3名法官+4名人民陪审员”组成七人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一起诈骗案件,该案中法官通过制作事实认定问题清单、介绍案件涉及的相关法律、证据规则等方式对人民陪审员进行指引,四名人民陪审员也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经验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实践进一步探索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分离、法官指引的内容和边界等,取得积极进展。
以“科技+沟通”促进参审均衡化
长期以来,人民陪审员参审频率不均、陪审管理效率不高一直是困扰法院和人民陪审员的难题。宜兴法院以问题为导向,借助科技赋能人民陪审,通过科学管理和人文关怀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人民陪审员智能管理体系。
根据其他法院先进经验和陪审工作实践,宜兴法院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民陪审员智慧平台。通过智慧系统,法官可以实时发布陪审需求,由系统在设定的参审数上限范围内自动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并自动语音通知、自动短信确认参审事项,客观上排除人为干预、减轻法官负担。根据法庭设置情况,系统还建立了基层法庭和院部7个地域库,将人民陪审员按其居住地、工作地,以“就近原则”匹配至相应法庭或院部,需要人民陪审员参审时,系统根据开庭地点在相应的地域库中进行随机抽选。系统设立工程、工艺美术、医疗三个专家库,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专业特长,满足案件审判对专家陪审员的需求。
除了科学集约的管理方式,法院同时也高度关注人民陪审员的个性化需求,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在人民陪审员中确定一名业务水平较高、熟悉人民陪审员工作的同志专门协助做好人民陪审员日常协调、沟通工作,摸底人民陪审员能够参审的时间,在系统中对人民陪审员可参审时间进行设置,如医生可避开门诊日期,上午工作较忙的人员可将参审时间设置为下午等,保障人民陪审员能够参审。为发挥先进示范作用,法院每年专门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民陪审员,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优秀人民陪审员交流参审心得。法院还定期召开人民陪审员座谈会,充分听取人民陪审员对法院的意见建议,搭建起法院与人民陪审员交流沟通的桥梁,受到人民陪审员们的广泛欢迎。
陪审员心语
蒋其明:力争“调解双赢”人民陪审员虽然不穿法袍,但端坐于审判席,与法官一同审理案件,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法官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并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案件审理中,积极发挥自己在参审中的作用。在陪审工作中,我感悟最深的是“调解双赢”。调解成功的案件,确保了日后双方好见面,维系了社会稳定。我常用农夫插秧里的俚语“低头便见水中天,退步方知在向前”,鲁迅的著名诗句“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黄金难买好邻居”等来劝阻化解矛盾。
季华明:使命与担当被任命的那天起,我就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陪审员,不是一种荣誉,更不是一种权力或者社会资源,而是一种使命、一种担当。做好陪审工作,不能只带耳,更要用心、用脑。我在农村基层工作多年,对拆迁征地、土地承包、农村建房、邻里纠纷等案件比较有实际经验,因此我会询问原被告,也会向法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合议庭评议时,我也会阐明自己的观点,认真做好陪审工作。我深知,要做好陪审工作,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因此,我认真学习相关法律书籍,翻阅审判案例,为陪审工作打下基础。
左南君:尽心尽责不辱使命人民陪审员这个身份让我对法院和法官群体有了更感性的了解,对法律价值有了更朴素的认知。在我参与陪审的案件中,既有人性、道德的感情纠葛,也有法律观点的火花碰撞。每次陪审都是一次零距离接受法律洗礼、心灵的触动,感受到司法审判的公平公正,感受到法官的专业和辛劳。有幸和法官们一起共同努力,这是我人生中宝贵和珍藏的一段时光。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更加尽心尽责,不辱使命,争取做一名群众满意的人民陪审员!
陈建荣:人民陪审员也是人民调解员能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我很光荣、很自豪,也非常珍视这一身份,认真参加每一次陪审工作。作为来自基层、熟悉社情民意、贴近民众生活的人民陪审员,我平时更愿意把接触到的法律知识分享给亲朋好友和周边的人,引导大家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虽然是一个没有系统专业法律知识的“无袍法官”,但有真正的法官做后盾,在审理案件中,我积极参与一些经济纠纷的调解处理,发挥自己的特长,耐心说服当事双方,配合主审法官一起成功化解了多起矛盾。我觉得,人民陪审员也是人民调解员,他们都姓“人民”。
俞琳:践行释法明理追求公平正义人民陪审员工作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从事陪审这一司法实践活动,能够让我对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事进行自我分析和判断,将生活经验和法律理论知识相结合,在学习中提升法律素养,锻炼自身能力。有时,我也会遇到与工作休戚相关的案例,比如土地征收、不动产登记等,我就会在与法官的沟通、交流、讨论中,注重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践行释法明理。从不同的角度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是我一直努力追求并为之践行的目标。
蒋建忠:初心不变热情不减人民陪审员是党和人民赋予我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自担任人民陪审员以来,我的工作虽然经历了多次调动,但我参加陪审的热情始终没变。作为陪审员,参加庭审是必须履行的职责,每次接到法院参加开庭的通知,我都会安排好其他工作,及时参加庭审,从未出现过缺席的现象。通过几年的陪审工作,我近距离了解到人民法院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中取得的成效,感受到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我将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当一名群众满意的人民陪审员。
唐建平:人民陪审为人民在宜兴法院参加人民陪审工作,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人民陪审员不能“陪而不审”,要把提高当事人及公众对法院公正审判的可信度和认可度作为基点,做好调解和息诉工作,助推和谐社会的建立。除陪审之外,陪审员还要努力当好宣传员,起到公众与法院之间的桥梁作用。人民陪审员从人民中来,因此我也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意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做好调解、疏导工作。
杨华:认真负责提高陪审质量从事人民陪审员工作,虽然不穿法袍,但端坐于审判席与法官一起审理案件,既感荣誉崇高,又感责任重大,因此多年来一直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陪审工作。一是合理安排好自身的工作,对法院的陪审需求尽量满足,积极参加庭审;二是认真做好庭审笔记,了解案件全过程与争议的焦点,在主审法官征询意见时,能谈一些粗浅意见和看法;三是加强学习,认真阅读法院为我们陪审员订的《人民法院报》《江苏法治报》,学习法律知识,提升自身的素养。
史超云:珍惜陪审机会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我倍感荣耀,每次庭审都是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绝佳机会。在庭审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官秉持公平正义,同时心怀仁爱与大道情怀。我很珍惜与法官共事的日子,今后我将继续履行好人民陪审员的职责,牢记人民的嘱托,在法律的框架内,以传统朴素的伦理道德来阐述法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惩恶扬善,为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出一份力。
许霞:在陪审中学习进步2019年6月,我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在忐忑与好奇中,我参与了首个合议庭,亲身见证了法律的神圣、法庭的威严,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如微信聊天、手机照片、图片截屏、通话录音等都能作为证据呈堂证供。近3年来,我协调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参与了100余个案件的庭审。在一次又一次的陪审中,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感悟着,同时把在庭审过程中学到的法律知识以及得到的心灵震撼向身边的同事、亲友宣传。人民陪审让我的生活丰富起来,陪审经历是我无形的人生财富,使我受益终生。
田锦莉:以人为本化解矛盾担任人民陪审员以来,我参加了很多次的陪审工作。在此之前,我对陪审员的印象仅停留在一些书籍和影视作品的描述。当我和法官并排坐在法庭上,才意识到陪审员在审判过程中发挥的应有作用,首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其次,要深刻认识自身的定位和职责。因工作原因,我长期接待和调解信访,对于案件处理的视角更多地会以普通民众的经验判断事实,因此,我经常会主动与法官交流,阐述自己的想法,为案件审理提供参考。我想,作为一名“不穿制服的法官”,在法律框架内注重维护公平、公正,注重以人为本,与法官互补,善于化解矛盾,这些才是人民陪审员存在的意义。
王燕峰:积极参与认真履职3年来,我参加庭审近百次,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我每天接触的就是家长里短,这与陪审员的工作有着许多共同点,也让我对人民陪审员的工作始终葆有热情。于我个人而言,每一次庭审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一次剖析人间百态的实践、一次对公平正义的体悟,我把陪审工作看作人生的积累与成长,用实际行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杨俊:审判背后的艰辛作为人民陪审员,我感觉到非常光荣。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施是我国法院审判工作的重大里程碑,透明、阳光而文明。我参加过很多次道交庭的庭审,法官及工作人员工作一丝不苟,对原告被告双方都做详细的释法说明,尤其是对一些态度不好的当事人,一直在耐心做解释工作。赴外地开庭,法官们走访、协调、深入监狱审理,十分辛苦,都是我亲身经历。今后,我将认真履责,一如既往当好合格的人民陪审员。
蒋杏芳:争当人民普法员做人民陪审员,我在村里普法有底气!未参加法庭陪审前,我认为法官就是评判对错,神圣又简单。经过几年的陪审工作后,才知道法官工作的辛苦,要看厚厚的卷宗了解案情,需要多方调查取证才能在审判席上作出正确的判决,一切都要有证可据、有法可依。法官既要在矛盾可以调解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春风化雨般耐心细致做好调解工作,又要在调解不成时果断判决。学习法官的精神,我在做调解工作时也有理有据,更坚定了我做好法律宣传员的决心。
狄琴华:感受公平正义时光飞逝,我从事人民陪审员工作已近3年。3年陪审路上,我体会到了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逐渐完善,也体会到了一名人民陪审员的光荣和价值。3年的陪审工作,使我近距离接触到、感受到法院在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司法为民工作上取得的成效,无论是在程序上还是在实体上,我都能严格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规范。我总是遵照约定,参加好每次庭审,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审、注重思考,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承担起人民陪审员的职责。